职业教育信息专报2019年第1期(总第66期)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专 报

2019年第1期(总第66期)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2019年3月

成都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国家信息2

l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

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3

l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4

l 职业院校培训服务国家战略正在扩大战果5

l 中国职业教育开始“扩容”6

本地信息7

l 四川省政府同意设立6所高职院校7

l 抓住机遇,让职业教育加速“回暖7

l 探索跨区域“双创”载体合作协调发展8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信息9

l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改“大丰收”,学生“有发展”9

其他省市信息9

l 《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设“校企合作”专章,为提升城市能级培养技术人才9

l 山东出台全省职业教育“十条意见”10

l 贯彻落实“职教20条”,重庆职业教育这样发力!11

l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召开职教院校研讨会鼓励建好融媒体助力职教发展12

l 发挥职教优势,服务澜湄国家12

l 校企协同提升实习成效粤港澳大湾区职教要“一盘棋”协同发展13

教育科研信息14

l 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14

l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14

国际信息15

l 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英、美、德、澳的经验与启示15


国家信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分为五个部分:一、战略背景;二、总体思路;三、战略任务;四、实施路径;五、保障措施。

其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新华网2月23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指出,今后5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时代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更好发挥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作用,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目标任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重点,带动全局;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分区规划,分类推进。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大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其中,面向职业教育的任务包括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新华网2月23日)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一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三是促进产教融合。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四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方案》要求,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职业教育改革组织实施和相关保障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新华网2月3日)

  • 职业院校培训服务国家战略正在扩大战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对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成为新时代的一项新任务,刚刚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一要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形成全民终身学习良好氛围,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二要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的职业培训。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十大领域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三要加大政府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以准入制的有效标准去评估、监督、规范培训市场。四要加快学分银行建设,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以学分银行建设为切入点,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探索制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标准,并搭建转换平台。五要畅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制度保障,使持有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资格人才具有同等地位,享有较高的待遇和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等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相关待遇。(中国青年报3月18日)

  • 中国职业教育开始“扩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举措。这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等具体措施。而发展职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2018年下半年以来,稳就业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并不是在教育部分提出,而是在就业部分提出,并且使用了很大篇幅。此举表明,发展职业教育对稳定和扩大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储朝晖表示,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与产业密切联系,无缝对接市场,以行业需求决定培养模式、内容,“政府应该放手管理,让职业教育与市场、企业充分互动”。(人民日报3月26日)

本地信息

  • 四川省政府同意设立6所高职院校

四川省政府日前同意设立资阳口腔职业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按程序报教育部备案。

6所高职院校均以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其中,资阳口腔职业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为专科层次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教育厅主管;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2所高职院校为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所在地人民政府举办和主管。(四川在线3月6日)

  • 抓住机遇,让职业教育加速“回暖

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现代职业教育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的春天。”省教育厅透露,下一步四川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探索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与开放大学、成人高校、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课程和学分转换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立交桥”,让更多中职毕业生通过“职教高考”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四川日报3月13日) 

  • 探索跨区域“双创”载体合作协调发展

2018年12月29日,“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

该联盟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共同发起,35所省内高职院校自愿加入,总计有42所高职院校、13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行业单位成员。

目前,我省正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成立,正是着眼于服务全省,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探索跨区域“双创”载体合作协调发展的新尝试。

作为首届理事长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代表联盟与四川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创新方法研究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将率先组织“创新方法”培训和“创新工程师”认证培训。

据介绍,“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在2019年将举办包括“互联网+大赛”新规则解读和组织策略、专创融合路径和方法、区域合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新举措等探讨活动。还将举办创新创业公益巡讲、组织“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发明杯大赛”等活动,凝聚全省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力量,打造全省高职院校“双创”平台。(新华网1月8日)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信息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改“大丰收”,学生“有发展”

日前,广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在鲜花与掌声中喜获“大丰收”——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当中获得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3项二等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本次获得特等奖的《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是历经12年与华为共同开展深度合作的成果。2006年合作之初,深职院和华为就开始探讨把工程师培训引入教育教学改革。其后的12年间,双方构建了适合零基础的在校生学习的方案和系列课程,逐步建立起符合专业发展,融入先进技术的教育教学标准,实现了课证融通、精准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目前深职院已经培养了900多位通过华为各种认证的学生,有79位在校生通过了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专家级认证。这些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参与了包括深交所、招商银行、平安、腾讯、深圳地铁等企事业单位在内的重大信息工程,为深圳市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充实的人力支撑。(光明日报1月23日)

其他省市信息

  • 《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设“校企合作”专章,为提升城市能级培养技术人才

3月1日,上海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新增“校企合作”专章,着力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短板,加强对产教融合的引导和推动,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

此次修订的《条例》专门增加了“校企合作”一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原则和要求,并规定了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和保障措施。一是明确校企合作的原则、方式和具体形式,对学校和企业分别提出要求;二是全面推广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现代学徒制和培训培养职工的新型学徒制;三是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依法给予表彰和资金支持;四是鼓励学校企业双向流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修订的要点,与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将进一步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度。

此外,《条例》的发布还为上海市职业学校教育规范发展、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学生实习活动规范管理、教师队伍加强、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健全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为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上海经济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保驾护航。(文汇报3月1日)

  • 山东出台全省职业教育“十条意见”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出台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将优化改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相关意见指出,要使春季高考成为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本科招生计划安排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招生计划的30%。从2022年起,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报考人员为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还要依据学生高职(专科)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设置报名条件。

山东将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如推进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遴选具备条件的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等。

此外,还将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在中职学校探索实施学分制改革;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到2020年,全省高职院校全面推行学分制。实施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从2018年起,用5年时间培养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都市女报 2019年1月1 日)

  • 贯彻落实“职教20条”,重庆职业教育这样发力!

日前,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座谈会,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首席专家窦瑞华,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沁泉,重庆市教委职成教处处长文厚润,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光旭,国家督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张荣出席,部分中高职院校、企业单位、区县教委等会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共百余人参会,积极探寻贯彻落实“职教20条”的方法与路径。

重庆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李少军表示,产教融合主要是解决“融”的问题,在突破融点的过程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梁平职教中心通过“外包生产车间”、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业、共开订单班以外,还通过创客空间、工作坊、旗舰店等形式,让产教融合的内涵更加丰富,走向落地,走向深入,目前,已助推企业生产产值突破5亿元。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院长曹毅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强音。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必将成为学校的应有应为之事,也是学校管理者的应尽之责。

企业代表、重庆合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来针对汽车专业提出,培养适应新能源技术,能进入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合格人才,是摆在学校和企业眼前的问题。陈光来提出,要有双主体育人的决心和信心,结合市场实际所需,解决对口就业问题。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光旭表示,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过程是艰辛的,一个多元办学格局的形成,一个类型教育的建立,一个现代化职教的建成,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首席专家窦瑞华作总结讲话,产教融合是国家发展的方针,是当前经济发展必需的途径,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此次座谈会,很有必要,不仅让大家加深了对《方案》的理解,也让全体职教同仁们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职教的高度重视,增加了办好职教的信心和决心。(华龙网3月14日)

  •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召开职教院校研讨会鼓励建好融媒体助力职教发展

近日,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职业院校会员单位齐聚铜梁职教中心,学习贯彻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讨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职业教育更好发展方向。座谈会同时就学校融媒体建设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重点讨论。

日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为新形势下推进相关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负责人谈到,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主流媒体需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而有效联动、聚合传播,发挥好矩阵作用,更好地为重庆职业教育发出好声音、营造好氛围,做好后勤服务。(人民网重庆3月14日)

  • 发挥职教优势,服务澜湄国家

为积极响应并落实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关于设立“澜湄活动周”的倡议,3月20日,第二届“澜湄周”活动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启动。

作为本届“澜湄周”一项重要内容,来自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的11位骨干教师,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签署了师徒责任书,未来6周,他们将在电气、通信、机械三个专业接受一对一的技能培训。

在加大本地培训的同时,天津还充分发挥职教优势,服务“澜湄”国家。目前,由天津与柬埔寨共建的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成立五个月以来,已经建成机械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3个实训中心、18个实训室,完成了四期柬方师资培训。接下来,这里还将面向当地企业和柬埔寨民众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北方网3月21日)

  • 校企协同提升实习成效粤港澳大湾区职教要“一盘棋”协同发展

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更名大学揭牌仪式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举行。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广东师大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粤港澳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等问题,开展“华山论剑”。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建议: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要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发挥作用,要创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式,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园区。

论坛举办期间,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牵头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南方日报 2019年1月23日 )


教育科研信息

  • 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作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不协调的二元困境,这一状况的形成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基于对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四个国家产业形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运行模式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作者指出,不选择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联性,而选择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则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做支撑。而这种产业形态及其所需要的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形成,均需要相应的经济运行模式做支撑,这就是对企业行为进行适当协调和限制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我国极度宽松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与所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存在不协调现象,此即为经济政策的二元化。它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动力难以激发出来,而且使得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人们缺乏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有必要借鉴德国、日本等后福特主义国家的发展思路,反思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重新定位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摘自:教育研究,2019(1),102-110。作者:徐国庆)

  •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

作者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演进历程和发展趋势的认知影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效度。从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加和量变、部分质变和创新优化三个阶段,逐渐脱离学科体系课程模式,经过主题导向课程模式的过渡,最终形成了行动体系课程模式;从发展趋势来看,课程范式从学科逻辑转向行动逻辑;课程理念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课程内容从间接知识主导转向直接知识主导;课程焦点从面向部分职业素质转向面向完整职业工作过程;课程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课程实施从被动授受转向主动建构;课程学习从定在转向泛在;课程评价从知识记忆转向技能应用。(摘自:职教论坛,2019,(1),48-55。作者:闫智勇、吴全全、徐纯)

国际信息

  • 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英、美、德、澳的经验与启示

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不仅是提高和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工作之一。基于对英、美、德、澳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的比较分析与经验总结,作者提出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的方向:树立改进学习,发展技能,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的价值理念;建构多方参与,民主协同,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公信力的组织架构;实施程序公正,分层推进,外部评估和自我评估和谐互补的评估流程;制定过程监测,规范标准,保障全面质量的指标体系;最后还要因地制宜,综合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升级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方法工具。(摘自:西南大学学报,2018(6),51-58、190。作者:李鹏、朱德全)

编辑:万朝丽、胡双华

各位领导

成都市教科院办公室、区(市)县教育局职成科、区(市)县教研室(教培中心)、各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学科中心组、各职业教育集团、各职教学会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