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27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成都市市级课题“基于儿童史的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成都市教科院历史学科组的组织下,成都市初中历史教师和各(市)区县历史教研员齐聚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暨儿童史研究课例展示活动”。

成都市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伊始,成都市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目的,并强调儿童史研究视角下的历史教学大有可为。课例展示环节由高新区新源学校胡敏老师和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廖莹莹老师执教。在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八年级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展示活动精彩不断。

胡敏老师的研究课《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一代儿童的命运转折——巴金的成长历程》,以巴金先生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串联起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等历史节点,用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感知和探究历史,为学生探讨时代与儿童的关系做了充分的支撑,最后以群像的方式呈现共和国时代伟人们的童年经历,与学生共同探讨时代与儿童的关系,让家国情怀的素养培育落地有声。


高新区新新源学校胡敏老师执教研究课


廖莹莹老师的研究课《我与祖国共成长——1949成都儿童教育赋新篇》以解放前成都学生范蜕淹同学不爱放假的课堂作文入手,紧紧抓住建国前后儿童的学习生活,以朱慧芳同学的口述史料,成都档案馆的教育工作资料,《四川日报》报道等详实的研究资料做桥梁,将建国后的教育历史徐徐展开,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活动充分热烈,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润物无声。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廖莹莹老师执教研究课


课题组成员,来自武侯实验中学的饶振宇老师在点评环节说到,儿童史研究是世界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儿童史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可以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龙泉驿区教研员江亨华老师在点评时,围绕“历史教学为什么而教”的问题,强调了立德树人的学科责任。她认为两个课例都在丰富史料、方便体验和感悟历史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对于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养成有积极作用。

高新区教研员魏莹老师认为,两位老师抓住历史热点事件,从地方史角度切入设计教学,讨论儿童、地方与时代和国家的互动,有利于教师将平时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次活动围绕着“国家命运与儿童命运”的主题,以历史教师特有的方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最真挚的祝福。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历史学习中,深刻地体会到“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中国的命运,也决定着你的命运!”

课例展示结束后,与会老师还饶有兴致的参观了教科院附属学校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作品展”。对学校积极的教学探索和学生们取得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